【“3.18”重要讲话五周年】淮南师范学院坚持“四个服务” 让场馆成为大思政课育人“新质生产力”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4-03-13浏览次数:10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定发布:唐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近年来,淮南师范学院积极发挥校内党史教育馆育人作用,坚持“四个服务”,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有机融入新时代铸魂育人工作之中,推动场馆红色资源与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让“场馆”成为“大思政课”育人的新质生产力。

服务干部群众,激活党史教育一池春水。一是坚持开门办馆,让党史教育馆成为服务社会的思政“大课堂”。党史教育馆立足本校、连接社会、服务干部群众,是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红色资源宝库。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以史料立体展示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专题展馆,摇身变成“网红打卡地”,日均参观人数超300人次,展馆预约爆满,充分发挥了其展览展示、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的综合功能和辐射影响。二是发挥阵地效应,打造党团队一体化建设育人链。通过“党团队一体化征文”“同过政治生日”“大手牵小手”“党日带团日”“暖心研学游”等载体与淮南市6所高校、1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共建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是讲好红色故事,青年学生讲解员传承革命红。学校严格选拔一批有专业背景、政治素养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建了“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青年学生讲解团,目前党史教育馆已累计接待省内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学校3万余人次。

服务“大思政课”建设,拓展高校思政课建设朋友圈。一是主动靠上去、融进去,服务长三角高校开展思政课共研共建。通过资源共享、课题共研、平台共创、活动共建、品牌共育,与省内及长三角高校共同打造“党史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东华大学、安徽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学院等高校在党史教育馆挂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大思政课”育人活动,为服务长三角高校党史资源赋能思政课建设提供平台。二是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推动同城大中小思政课协同共进。学校不断推动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以党史教育馆为依托,开发系列“四史”选修课20余门,开展党史课题研究10余项。以学校党史教育馆为实践教学主阵地,开发的“万件藏品打造百年党史生动教科书”课程作为实践教学实训课程成为学校申报国家一流课程的重要支撑。同时利用课堂、网络平台,形成了“体验•感悟•分享”实践教学模式。

服务课程思政,铸魂育人润物无声。一是把“思政课”搬进场馆,打造沉浸式多元体验。作为新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党课主体班次、思政课程教学等重要的教育方式,15个二级学院师生走进党史教育馆,开展移动式思政课百余场,不断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涵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怀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在“行走的党课”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二是挖掘党史育人元素,让史料“讲故事”。党史教育馆里的“万件藏品”的背后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学校充分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党史教育馆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等培训。党史教育馆被评为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学校被评为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点,获批课程思政典型案例30余个。三是党史赋能党团学活动,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学校将党史教育馆作为广大学生的实践课堂,组织开展讲解员大赛、党史读书会、“思政青年说”“党史我来讲”、党史微视频宣讲大赛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党团学活动600余次,推动党史知识深入人心。一大批学生以“党史”为题材,挑战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赛等省级竞赛获奖50余项,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近百项。

服务党史理论研究,打造史料共享平台。学校积极开展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加强早期党组织专题资料合作研究,组建了安徽省早期党组织研究团队、党史宣讲团队,孵化了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5项。与淮南市委组织部、淮南市委党史研究室、小甸集特支纪念馆联合建立“安徽早期党组织研究中心”,“中心”为党史教育馆提供了专业的党史研究团队,同时党史教育馆也为“中心”提供了研究线索与素材。场馆与“中心”相互支撑,历史研究与史料展示相得益彰。同时,不断丰富馆藏史料,扩大馆际合作。与周边新四军纪念林、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小甸集特支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结对共建、资源共享。并通过共建共享数字党史教育馆、VR云参观等探寻更为系统、全面、合理的合作共建模式,推进红色文化服务示范合作,共同承担起理论研究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


Copyright © 2023 版权所有:淮南师范学院团委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西路
邮编:232038 电话:(0554)6863573 6863563 6863569 电子邮件:hnsytw2010@163.com